索引号:016007768/2023-00269
发布机构:政府办 发布日期:2023-05-12 14:48:18
名  称:2023年宝鸡市凤翔区政府工作报告
有 效 性:有效 文  号:

2023年宝鸡市凤翔区政府工作报告

发布时间: 2023-05-12 14:48:18 浏览次数:

政府工作报告

 2023年1月8日在宝鸡市凤翔区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宝鸡市凤翔区人民政府区长  彭世忠


一、2022年工作回顾

2022年,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区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全面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总要求和省市安排部署,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有效应对前所未有的超预期因素和多重性压力,圆满完成了年度目标任务。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85亿元,同比增长4.5%;规上工业总产值345亿元,同比增长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6.7亿元,同比增长11%;固定资产投资133亿元,同比增长14.3%;地方财政收入同口径完成6.87亿元,同比增长18.8%;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40816元、16954元,分别同比增长7%、8%。

(一)科学精准防疫情,社会秩序平稳有序

2022年,新冠疫情是群众“急难愁盼”第一大事,疫情防控是发展稳定第一要务。全区上下凝聚共识、坚定信心,强化统筹、精准防控,最大程度保护了人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最大限度减少了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积极成果。

1.“三个坚持”强组织。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坚持动态清零不动摇,压实压紧“四方”责任,调整优化指挥体系,构建了“统一指挥、专班运作,属地负责、主动作为,日清日结、事事见底”的运转机制,形成了“区级领导一线指挥、科级干部组织推动、一般干部下沉帮扶、广大群众主动参与”的疫情防控工作格局。全年召开疫情防控调度会158次,34名区级领导、1000余名干部职工、7147名网格员全程参与、一线值守,全体医务工作者坚守岗位、连续奋战,疫情防控工作组织有序、反应迅速。

2.精准施策强防控。坚持把第九版、“二十条”作为疫情防控的基本依据,因时因势调整完善防控措施,依法依规推动防控工作。始终把“全面排查、精准管控”作为疫情防控工作的主要抓手,全力抓实卡口管控、核酸检测、疫苗接种、信息排查、人员监管等重点工作,全年开展核酸检测90轮、1724万人次,完成疫苗接种84万人次,排查各类风险信息4.9万余条,管控重点人员2.8万人次,化解了两轮输入性疫情风险,疫情防控工作严谨高效、扎实有力。

3.补齐短板强能力。坚持把提升能力、强化救治作为疫情防控的底线要求,统筹各类资源,全方位保障疫情防控。建成PCR实验室4个、方舱实验室2个,配备救护车11辆、呼吸机40台,设置发热门诊22个,增加ICU床位67张,储备隔离酒店20个、房间2320个。严格落实“新十条”,及时调整规范镇卫生院、村(社区)卫生室救治职能,返聘医务人员76名,储备医疗救治酒店2个、房间182个,千方百计解决医疗物资阶段性短缺等问题,确保了就诊有医生,治疗有药品。

4.紧盯重点强统筹。坚持把降低疫情影响作为疫情防控的基础要求,突出抓好重点行业、重点领域、重点部位疫情防控,率先落实工业企业“点对点”管理,及时落实物流车辆“三即”管控,精准落实学校、敬老院等重点场所差异化防控措施,严格落实机关事业单位报备检测制度,41类重点人群疫情防控规范到位,有效应对疫情重大考验,有力维护经济社会平稳运转。

(二)全力以赴稳增长,发展质效逆势突破

面对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迎难而上、主动出击,有效克服疫情冲击、流动性不足、发展空间调整等不利因素,全力破解项目推动受阻、产业发展乏力、基础建设迟滞、要素保障遇困等焦点难点问题,经济社会发展逆势突破。

1.项目量质突破齐升。“一切工作项目化,动员一切抓项目”成为全区干事创业的鲜明导向,举区一致大抓项目、抓大项目的氛围日益浓厚。全年调度重点项目32次,总投资704.5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77.22亿元的217个重点项目全部开工,全年共完成投资248.1亿元,超年度任务40个百分点,项目个数、投资额度均创历史新高。创新实施项目编报“千百十”工程和基础设施升级换代3.0工程,累计编报项目1240个、总投资1313亿元,创历年之最。成功发行机械装备产业园、高新幼儿园专项债券2.67亿元。全年招引项目182个,其中5亿元以上大项目12个,到位资金185亿元、超年度任务16.4个百分点。

2.产业集群突破发展。《西凤酒城总体规划》初稿编制完成,总投资245亿元的优质凤香型白酒扩能提质项目落地实施,柳林酒业提质技改项目一期建成投产,华山论剑酒庄等项目加快推进,白酒产业强势崛起。精细磷酸盐、宝化科技等项目建成投产,贵金属催化剂、甲硫基乙醛肟等项目加快建设,精细化工产业加速转型。机械装备产业园建设高效推进,新能源电动车西北生产基地开工建设,高端制造产业创新突破。50个工业技改项目建成完工、新增产能38亿元。规上工业企业突破百户大关。长青工业园通过化工园区省级认定,凤翔高新区创新驱动成效受到省政府通报嘉奖。下大气力解决大棚西瓜无序种植问题,有效遏制耕地“非粮化”趋势。粮食生产实现“十九连丰”,面积及产量均创历史新高。苹果产业“1234”工程启动实施,改造老果园2000亩,提升肥力2万亩,果业产值突破15亿元,果农信心倍增。3万亩酒用高粱央视播报,红薯产业质效同升,建成全省最大的大葱秧盘育苗基地,大葱产业成为新的增长点。“千亿凤翔百万村”高点起步,村集体经济组织收益50万元以上的村达到22个,其中100万元以上的村达到10个。四级联动“126”乡村振兴人才培育模式入选全国高素质农民培育优秀案例,乡村振兴工作水平大幅提升。建成高标准农田8.3万亩,荣获全省耕地保护先进区。“秦韵凤翔”区域公共品牌正式发布,餐饮消费季系列活动圆满举办,发放电子消费券100万元,带动消费1682万元。全年净增市场主体2196户,同比增长10.3%。区快递物流配送中心及92个镇村物流站点建成投用,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19.5亿元。凤翔全域旅游全景图制作完成,东湖景区提升改造工程全面竣工,秦雍城考古遗址公园入选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名单。

3.民生保障突破提质。《“撤县设区”城市风貌提升规划》颁布实施,城市建设“十个一”工程成效显现,科创新城建设扎实有效,秦凤路全面改造升级,为新区开发和老区改造树立了新样板。29个老旧小区完成改造,荣获全省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先进区。城市“四治”行动深入推进,顺利通过全国文明城市年度测评验收。乡村振兴项目加快实施,建成道路、供水等基础设施项目62个。宝鸡凤翔机场前期工作稳步推进,凤翔铁路Ⅲ场建成投用,西府大道扩建项目即将开工,凤枣路、三王路、小南路三条最美农村公路建成通车,有效回应了群众关注关切。职教中心迁建等项目加快建设,第二幼儿园建成投用,整合优化中小学校18所,教育资源更趋均衡。西府曲子三登央视,城关镇荣获省级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示范镇。区医院3号住院楼主体完工,区中医院康复大楼改造完成,医共体实现镇村卫生机构全覆盖。人大代表票决的十件民生实事圆满完成。稳就业“十大行动”扎实推进,新增城镇就业5184人,转移农村劳动力15.3万人。城乡低保、优抚安置、养老服务等工作扎实有力,三级医保服务网络全省领先。

4.要素保障突破加力。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取得初步成果,“三区三线”完成划定。“标准地”供地改革取得突破,荣列全国自然资源节约集约示范县公示名单。2555亩优质凤香型白酒扩能提质项目用地优先审批,为凤香型白酒实现历史性崛起奠定了坚实基础。抢抓政策机遇,西凤集团、柳林酒业等企业不动产登记难题,东岭冶炼煤炭焦化炉、长青能化煤灰渣场等问题有效解决。“联企帮扶”活动扎实开展,发放助企纾困政策包400余份,协调解决发展难题176个,为企业争取帮扶资金4200万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8.2亿元,同比增长11.5%。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持续加大,为185户企业担保贷款2.86亿元,全年退税减税7.87亿元。

(三)精细高效抓治理,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始终保持“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保安全、防风险、提能力,全方位守牢平安稳定底线。

1.平安建设持续深化。市域社会治理体系不断优化,治安管控智慧评价体系初步建立,治安整治“百日行动”扎实开展,社区警务网格化管理更加便民,全省首家总体国家安全观主题公园建成开园,公安局荣获全国优秀公安局。

2.安全生产持续平稳。全年开展城镇燃气、道路交通、食品药品等领域安全执法检查800余次,整改问题150个。化工园区应急指挥中心建成投用,46户危化品企业双重预防机制实现全覆盖。应急预案体系更趋完善,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圆满收官。

3.维护稳定持续用力。区级领导接访约访下访、部门联合接访深入开展,镇级信访联席会议机制高效运转,信访问题受理率、答复率均达到100%。受理区长信箱来信421件,做到了事事有回应,件件有落实。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建成投用,“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机制全面建立。化解政府债务1.12亿元,置换债券4900万元,化解率位列全市第一,政府债务评级绿色可控。

(四)驰而不息转作风,政府建设高效务实

1.政治立场坚定坚决。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常态化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政府系统干部职工政治素养持续提升,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四个意识”更加牢固、“四个自信”更加坚定、“两个维护”更加坚决。

2.民主法治成效显著。深入实施“八五”普法,落实政府学法制度,党政机关法律顾问覆盖率达到80%。严格执行重大决策法定程序,主动接受人大、政协监督,办理人大代表建议94件、政协委员提案146件,办结率、满意率均达到100%。

3.行政效能明显提升。“放管服”改革持续深化,“政务服务提升年”十大行动扎实推进,“一网通管”赋能优化,452项“一件事一次办”清单全面落实,18个行业实现“一证准营”,“跨省通办”拓展至26个市区,申办材料压减70%以上。

4.廉政建设纵深推进。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大力弘扬“勤快严实精细廉”作风,深入开展作风建设专项行动,坚持过“紧日子”,审减政府投资类项目资金6804万元,政府系统风清气正的干事氛围更加浓厚。

统计、兵役、民宗、气象、侨务、供销、档案、电力、通讯、邮政、金融、保险等工作取得新成效,为凤翔高质量发展作出了新贡献。

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是凤翔发展殊为重要、很不平凡、极不容易的一年。一年来,我们坚持人民至上,践行为民初心,尽心尽力解好“急难愁盼”题,用心用情办好“烦心揪心”事,凝聚了干群一心的强大合力,迈进了共谋发展的新时代!一年来,我们笃定必胜信念,以“不进则退”的警觉警醒,在逆境中转折,在困境中突围,展现了攻坚克难的奋进姿态,绘就了破题前行的新画卷!一年来,我们科学决策履职,紧盯中央倡导、政策支持、群众期盼的事,一门心思抓到底,一鼓作气干到底,扛住了闯关涉滩的风险考验,干出了爬坡过坎的新气象!一年来,我们强化担当作为,谋划实施了一批关乎全局的大事、推动发展的要事、治理整顿的难事、惠民利民的实事,取得了有目共睹的发展成绩,开启了展翅腾飞的新征程!一年来,我们锤炼过硬作风,苦干实干快干,努力干一起干,把作风建设的成效体现在战疫情、稳经济、保稳定的具体行动中,蓄积了笃行实干的攻坚力量,打开了奋勇争先的新局面!

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区委统揽全局、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区人大、区政协监督支持、共谋发展的结果,是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及离退休老干部肝胆相照、和衷共济的结果,是全区上下团结拼搏、克难奋进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奋战在各条战线上的广大干部群众,向离退休老干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向驻凤部队官兵、公安民(辅)警,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认真审视发展现状,全区经济社会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短板,主要表现在:经济总量规模仍然偏小,结构效益仍需优化;基础设施仍有短板,公共服务还不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项目谋划的前瞻性、系统性仍需提升,高质量项目的带动作用仍需进一步发挥;推动工作的理念仍需创新,方式方法仍需改进。对于这些问题,我们要紧盯不放,持续用力,加以克服解决。

各位代表,面对“千帆竞发,慢进也是退”的高质量发展态势,我们深刻体会到:必须坚持把吃透政策、靠前发力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策略先手。提高政策敏锐度,摒弃“等靠要”思想,主动研究吃透政策,精准谋划思路举措,把政策红利转化为实实在在的高质量发展成效。必须坚持把认清区情、摸透镇情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前提。面对新时代、新形势、新征程,唯有立足实际,深入开展“区情镇情再研究再认识”,进一步解放思想、守正创新,才能找准高质量发展的方向和路径。必须坚持把项目建设、招商引资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主要抓手。毫不动摇践行“一切工作项目化,动员一切抓项目”的思路,举全区之力、集全民之智,持之以恒推动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大突破。必须坚持把改善民生、增进福祉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根本目的。紧盯群众普遍关注、反映强烈、反复出现的民生问题,出实策、办实事、求实效,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必须坚持把安全稳定、守好底线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保障。坚持问题导向,树牢底线思维,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有效防范化解各类风险挑战,推动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

二、2023年重点工作

2023年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引领,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紧扣“一二五五”思路目标,深入实施“五大战略”,高标准建设“一区四城”,聚力“五大新突破”,坚持“六个聚焦”,推进“六个提升”,打造“六个副中心”,加快融入主城区,争当发展排头兵,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奋进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奋力谱写凤翔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2023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速6.5%,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10%,地方财政收入同口径增长5.5%,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7%、8%左右。围绕上述目标,紧盯宝鸡副中心城市定位,重点抓好六方面工作:

(一)聚焦量质并进,提升工业实力,打造产业融合发展副中心

坚持“工业强区”战略不动摇,突出延链补链、技改扩能,推进工业提质增效、提档升级。

1.突出项目带动。紧盯白酒产业扩能提质,大力实施西凤酒10万吨基酒、柳林酒5万吨基酒、华山论剑1万吨基酒等项目,推动基酒产能突破20万吨,从根本上解决白酒产能不足、崛起乏力的问题。启动实施西凤包材产业园项目,积极发展印刷包材、物流运输、文旅商贸等相关配套产业,打造白酒产业新格局。紧盯精细化工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推进聚甲氧基二甲醚、贵金属催化剂等项目,打造精细化工产业新高地。紧盯高端制造产业破局起势,加快推进陆港新材料产业园、新能源电动车西北生产基地等项目,打造高端制造产业新引擎。实施新一轮工业技改专项行动,加快推进29个工业技改项目,年内新增产能40亿元以上。

2.突出园区支撑。颁布《西凤酒城规划》,启动西凤酒城建设,围绕优质凤香型白酒扩能提质,加快实施道路提升、污水处理等项目,提升酒城基础支撑能力。实施长青工业园供气供水、道路管网、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提质增效工程,全面提升园区综合承载能力。推进机械装备产业园建设,加快实施科创中心和标准化厂房项目,为高端制造产业发展蓄积势能。

3.突出创新驱动。整合财政奖补资金,设立科创引导基金,加大争跑力度,争取更多项目,支持企业开展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加大与秦创原对接力度,打通借势创新通道,强化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合作交流,鼓励引导企业实施更多科技创新项目。实施“互联网+工业”创新计划,建成凤翔工业云平台,推动20户企业“上云上平台”。加快推进企业智能化、信息化、数字化改造,年内创建数字化车间2个以上。

4.突出服务保障。采取向上争取、退园还耕等方式,有效破解占补平衡瓶颈。推进“标准地+承诺制”改革,实施“7+N”区域性评价。持续推进人才引进“百人计划”,做实人才资源保障。拓宽融资渠道,深入对接省市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机构,有效发挥创业贷款担保中心作用,着力破解企业融资难题。深化“联企帮扶”活动,妥善化解历史遗留不动产“登记难”等问题,帮助企业健康发展。尊重企业家、服务企业家、支持企业家,营造“亲清”政商环境。

(二)聚焦乡村振兴,提升小康成色,打造生态文明实践副中心

围绕农业农村现代化,坚持统筹兼顾、多层发力,推动农业提质、农村和美、农民增收。

1.完善规划体系。增强规划意识,创新规划理念,健全完善农业农村规划体系。突出“布局合理、要素完备”,精准编制镇级国土空间规划;突出“深度融合、实用有效”,精细编制村庄规划;突出“产业先行、全面振兴”,精心编制乡村振兴规划,确保发展有蓝图,振兴有路径,落实有抓手。

2.保障粮食安全。始终把保障粮食安全作为头等大事,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严把政策红线,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持续实施5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粮食提升工程等项目,加快规模化、现代化种植,确保全区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在83万亩以上、产量稳定在28万吨以上。

3.做强特色产业。围绕苹果产业提质增效,持续推进“1234”工程,完成5000亩果园品种改接、3000亩新优技术应用、2万亩肥力提升,创建省级苹果全产业链示范基地4个。围绕高粱、红薯产业扩规增量,持续实施中国高粱第一镇、“西部薯乡”等项目,高粱、红薯种植面积分别达到5万亩、3万亩。围绕长青大葱等特色产业突破发展,以点带面、区域协同,力促大葱种植面积突破2万亩。围绕劳务经济高质量发展,建立健全“区有总社、镇有分社、村有合作社”的劳务经济发展体系,打造一批具有地域特色、行业特征、技能特点的劳务品牌,全力提升群众就业组织化程度,努力增加农民收入。

4.壮大集体经济。以打造“千亿凤翔百万村”为目标,持续深化“农担公司担保、专业银行贷款、政府财政贴息、保险公司兜底”金融支持模式,大力实施“强村带弱村”专项行动,80%的村集体经济年收益突破50万元、50%的村突破100万元。引导支持社会资本大力发展农技推广、农机服务、加工销售、仓储物流等产业。精准落实帮扶措施,强化动态监测,启动以工代赈试点,实施苹果肥力提升等145个衔接资金项目,扎实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5.加快基础建设。实施总投资1.73亿元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项目,统筹推进农村道路、供水保障、清洁能源等基础设施提档升级。完善“户分类、村收集、镇管理、区处置”机制,农村生活垃圾清运率达到95%以上。实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45%以上。年内完成改厕5000座。健全完善农村公共基础设施“1+10”管护机制,创建全国乡村振兴示范镇1个、省级美丽乡村示范镇1个。

(三)聚焦文旅融合,提升区域魅力,打造优秀文化体验副中心

坚持保护与开发并重,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并举,推动文旅商体深度融合,积极创建历史文化名城。

1.做实秦雍文化。紧抓秦雍城考古遗址公园入选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名单机遇,加快规划编制等前期工作,力促大秦雍城博物馆开工建设,推动先秦陵园博物馆提档升级,实施“移风社”秦腔抢救保护等项目。深入开展秦雍文化研究阐释,精心谋划创作一批影视作品,加快文化优势向产业优势转变。

2.做响苏轼文化。充分利用苏轼文化热,推动实施一批苏轼文化研发项目,打造一批可看、可讲的苏轼文化品牌。启动实施大东湖文旅商体融合项目前期工作,推动东湖景区创建国家4A级景区。

3.做足凤酒文化。以西凤酒城建设为载体,深度挖掘整理凤酒文化,举办凤酒文化节系列活动,加快实施西凤酒酿酒工业遗产群提升改造项目,推动西凤酒厂创建国家3A级景区,建设西凤酒城白酒文化商圈,打造沉浸式凤酒文化体验。

4.做靓民俗文化。加强泥塑、木版年画等非遗保护和活态传承,加快推进六营泥塑体验园、木版年画传承基地、美食一条街、西府美食中心等项目。统筹做好“凤翔一桌饭”,推动凤翔小吃产业发展。

5.做活消费业态。规划建设专业市场,完善县域商业体系,优化城镇商业网点布局,规范地摊经济,繁荣夜间经济,组织开展消费促进季、美食体验节、休闲购物节、特色商品展等促销活动,激活实体消费,提升城市消费,开发农村消费。

(四)聚焦功能完善,提升城市品位,打造文明生活畅享副中心

坚持“规划引领、项目支撑、文化定性、群众满意”总体思路,全力提风貌、精管理、拓服务,更好更快融入主城区。

1.提升城镇能级。按照“一年一街区”原则,逐年实施强弱电下地、雨污分流、供排水改造、公厕和停车场建设等项目,启动东大街提升改造,完成南大街社区等老旧小区改造,建设城市书房,全面提升老城区颜值。着眼拓展城市空间、完善城市功能,推进陆港配套生活区等项目,加快科创新城建设,推动新城区提质扩容。推进凤酒名镇、苹果强镇、薯香小镇、非遗重镇等建设,不断增强镇区承载力。

2.强化规范管理。以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全国卫生城市和全国生态园林城市复验为抓手,深入开展“四治”行动,全面提升市民素质。实施城区生活垃圾分类和处理设施建设项目,开展生活垃圾分类示范活动,强化日常清扫保洁,确保城市面貌更加干净整洁。实施城区绿化、美化、亮化等品质提升项目,推动城市环境更加美丽宜居。出台城建项目管理办法,强化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从源头规范城市建设行为。抢抓麟宝天然气输气管道提标改造机遇,破解气源不足瓶颈。推动供热体制改革,完善硬件设施,提升供热质量。

3.拓展公共服务。坚持“做强高中教育、做优职业教育、做精基础教育、做足学前教育”的思路,持续优化教育布局,加快职教中心迁建、高新小学建设等项目,全力推动“双创”工作。启动文化艺术中心建设,深入实施电影“六进”等文化惠民工程。持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深入开展健康凤翔行动和爱国卫生运动,支持区医院创建“三甲”医院,实现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发展。

4.筑牢绿色屏障。扎实落实治污降霾“六大措施”,确保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标。纵深推进“河湖长制”,实施中耀、天龙污水处理厂扩容技改项目,加强雍水河、东干河等水生态综合治理,持续提升水环境质量。落实“林长制”,加快推进中央财政国土绿化试点示范等项目,绿化国土9.8万亩以上。

(五)聚焦交通强区,提升融通水平,打造交通物流集散副中心

按照“空间布路、需求开路、节点拓路”的思路,强力推进交通强区“1249”工程,奋力当好“开路”先锋。

1.扩大外网促开放。完成《空港新城核心区规划》编制,力争宝鸡凤翔机场开工建设。启动关环高速凤翔段建设、G244凤翔至陈仓公路改建项目,做好凤翔大道前期工作,打通主动脉,凸显新优势,加速融入宝鸡综合交通体系。

2.织密内网促循环。加快推进柳林酒快速干道建设、岐凤路虢王段改建、西府大道扩建项目,完成渭北环线、洛西路、桶三路最美农村公路建设,常态化开展道路养护,创建省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区。

3.做好物流促畅通。加快区级物流配送中心、红薯仓储(冷链)及交易中心等项目建设,进一步健全完善便捷、稳定、高效的物流配送体系。发挥电商主渠道作用,加快电商物流体系建设,大力推广“快递+电商+农特产品+农户”发展模式,谋划建设电子商务物流园,推动物流配送体系更加便捷高效。全年培育电商龙头企业6户以上。

(六)聚焦社会治理,提升幸福指数,打造共建共治共享副中心

坚持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提高防控能力,全力防范各领域风险隐患,营造安全稳定发展环境。

1.筑牢平安建设堡垒。深入推进平安凤翔建设,加快推进交警大队迁建、石家营派出所扩建等项目,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严厉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等违法犯罪行为。扎实开展“八五”普法,推动“法律九进”,建成高标准法治文化广场5个,创建规范化人民调解委员会20个。持续深化领导干部接访约访下访制度,畅通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通道,切实解决群众合理诉求,争创全国信访工作示范区。

2.兜牢民生保障防线。认真落实疫情防控第十版和新阶段各项举措,全力保障群众就医用药,着力保健康、防重症。落实落细就业优先政策,深入开展“10+N”就业服务活动,统筹推进农民工、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创业,切实保障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合法权益。精准落实困难群体保障救助政策,做到应保尽保、应救尽救。全力以赴保供应、稳物价,切实保障群众日常生活需求。

3.严守安全生产底线。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落实新《安全生产法》,加强危化品、道路交通、城镇燃气等重点领域监管,坚决遏制较大以上安全生产事故。强化安全生产宣传教育,细致排查整治安全隐患,推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变。加快推进区应急指挥大厅建设,组建专业应急队伍,强化防汛抗旱、消防安全等各类应急演练,全面提升应急管理水平。

4.防范化解风险隐患。扎实做好保交楼、保稳定各项工作,有效防范化解房地产领域风险。严格落实财政预算编制、评审、执行、监督制度,优化支出结构,坚决遏制新增政府隐性债务,稳妥化解存量债务。加强地方金融组织风险监测评估和预警,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

三、政府自身建设

人民满意是政府工作的根本目标。必须坚守为民初心,厚植为民情怀,坚持把人民至上理念落实到具体行动中,努力向全区人民交出一份满意答卷。

(一)忠诚于党,提升站位守初心。始终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学深悟透党的二十大精神,牢记新时代新征程新使命,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把拥护“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体现在政府工作全过程、各方面,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市区委各项工作要求落实到位。

(二)心存敬畏,依法用权见行动。坚持政府常务会学法制度,推动领导干部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健全完善合法性审查等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坚决依法行政,公正文明执法,做到依法用权、依规履责、依章办事,创建全省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区。自觉接受人大、政协监督,强化审计监督、统计监督。深化政务公开、信息公开,让权力运行更规范更透明。

(三)肩上有责,立足岗位敢担当。开展行政干部“能力大提升”行动,锤炼“八项本领”,铸就“七种能力”,推动各级领导干部吃透政策做决策、提升站位抓业务。大力践行一线工作法、专班推进法、集中调度法,推动政府工作提质增效。开展“亮晒比拼”创先争优活动,激发争先意识和拼搏精神,凝聚高质量发展强大合力。

(四)锚定目标,务实高效抓落实。按照“一切工作项目化,动员一切抓项目”的思路,坚持以项目建设、招商引资组织全年经济工作,全力推进总投资750.9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96.9亿元的十大类342个重点项目,全年谋划储备项目800个以上,招引亿元以上项目不少于20个,到位资金180亿元以上。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快“数字政府”建设,努力打造流程最简、环节最少、时限最短、服务最优营商环境。

(五)严守底线,清正廉洁强作风。坚决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牢记“三个务必”,扎实推进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持续深化纠治“四风”,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压减“三公”经费,强化预算约束,深化绩效管理,严肃财经纪律,将有限财力用在“刀刃上”,树牢为民务实清廉良好形象。

各位代表,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让我们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奋进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奋力谱写凤翔高质量发展新篇章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