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序常易,华章日新。2024年彪角镇文化站在上级部门及镇党委、镇政府的高瞻远瞩与悉心引领下,秉持初心,勇毅笃行,精耕文化厚土,全力擘画乡村文化振兴的锦绣画卷。
融合创新谋发展,共绘文旅商体协同新画卷。
一是特色馆藏点亮文化空间。彪角镇立足本土特色,开拓创新,新增彪角特色展示馆,馆内展品琳琅满目,全方位展现彪角特色。有彰显“力建彪角吨粮高地,智育酒用优粮根基”整体基调的高粱、大麦等五种谷物;麻花、挂面等特色农产品;猪血面皮、彪角大肉泡等特色小吃;三岔灯笼、刺绣等民俗非遗产品;还有别开生面的社火体验项目,让文化与生活交织相融,相得益彰。二是多元场景共促区域繁荣。文化站与镇区建设统一规划,融合商业美食街与文化广场。整合后的区域,集文化体验、休闲娱乐、健身锻炼、特色美食、基础配套于一体,系统化、全方位地满足了当地群众与游客的多元需求,全面辐射整个彪角,推动彪角文化影响力与日俱增。三是农旅互济激发乡村活力。文化站积极作为,助力石落务村休闲农业体验园蓬勃兴起,促使农业与旅游资源深度交融,进一步拓展了乡村发展的新模式。
匠心独运筑根基,助力省级示范区创建。
一是重塑文化站新风貌。紧扣省级第三批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创建,对站内资源进行深度整合,缜密统筹规划,与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相结合,重新归置整理书籍2000余本;电路网络焕新升级,防水墙体修缮一新,重新制作制度牌以及版面,特色展示馆惊艳亮相,全方位展示文化站的崭新风貌,打造出一方别具韵味的新型文化空间。二是扎实推进迎检工作。为迎接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创建中期评估检查,精心制定工作方案,严格依据评估标准对标对表,整理完善资料,并逐步推进落实工作任务,圆满完成相关工作。三是夯实基层文化建设。积极跟进三岔村申报五个一批项目,助力基层文化阵地建设。
别出心裁创新举,演绎缤纷多彩文化活动。
一是送戏下乡点亮乡村。惠民演出好戏连台,十八场演出在各村传统集会的舞台上轮番上演,“送戏下乡”的剧目精彩纷呈;二是公益电影情暖各村。与区电影公司紧密协作,每月为每村送上一场免费电影;三是多元文化普惠大众。今年镇级群众文化活动33场,各村82场,共计115场活动,形式各异,包罗万象,包括日常阅读、广场舞、锣鼓、秦腔自乐班等业余文化活动,依托传统节日开展“古镇新韵,乐购彪角”年货节活动、“龙腾盛世”社火游演活动、“古镇展新韵,幸福过大年”春节系列文化活动、科技文化文卫生三下乡活动、国庆系列文化活动等大型文化活动。从古老民俗到现代文艺,从文化演出到知识讲座,一场场活动吸引着群众纷至沓来,沉浸其中,好评如潮,极大地满足了群众多元的文化诉求。
强基固本优机制,淬炼高素质文化队伍。
一是制度护航,夯实文化管理根基。彪角镇大力推进制度建设与人才培育,不断健全与完善文化管护制度,及时更新文化管护员信息台账,严谨规范签订新的管护合同,确保文化工作开展有条不紊。二是资金到位,助力文化服务发展。按时足额发放各村文化专干薪资4.32万元及地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补助资金 11.2 万元,专款专用,为文化服务事业夯基垒台。三是培训赋能,锻造专业人才队伍。年内精心组织两场文化专干培训会,助力其业务能力拔节生长。同时,积极参与市区各类培训讲座,不断淬炼文化专干的综合素质,为文化事业的蓬勃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精优服务提效能,点亮乡村文化生活的灯塔。
一是免费开放,构筑群众文化家园。始终坚守文化惠民初心,坚持每周 47.5 小时免费开放,悉心打理书籍,优化借阅服务,为群众营造良好的文化家园。二是精抓细管,力促站点评级提效。积极投身文化站评估定级工作,及时报送相关资料;节假日完成陕西文旅数据填报与报表报送任务。三是督导巡查,保障村级文化规范。强化对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的督导巡查,确保设施运转良好、人员值守尽责、资料整理规范,对发现的问题及时督促整改。
下一步,彪角镇将以创建省级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示范区为导向,以推动“农业强镇、商贸重镇、酒粮名镇、文旅兴镇”四镇建设为总体目标,锲而不舍深挖彪角文化富矿,丰富特色展示馆的文化内涵,匠心独运地创新文化活动形式与内容,提升活动频次与品质,精准满足多元文化需求。借助新媒体的传播力量,全方位、多角度地加大宣传推广力度,让彪角文化品牌声名远扬,为乡村文化振兴注入磅礴动力。
主办:宝鸡市凤翔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陕ICP备15013079号-1 网站标识码:6103220011
陕公网安备61032202000120号 本网站建议使用IE8.0版本以上浏览器访问
宝鸡市凤翔区统计违纪违法举报电话0917-72123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