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扮靓一村风光,规整千家气象”。彪角镇人大【代表来了】品牌活动,正以实干笔触在新农村的美丽画卷上勾勒注脚。
春天的盛会,奋进的彪角。彪角镇侯丰村的乡间小路上,身着红马甲的人大代表陈启平正蹲在田埂边,仔细查看小韦河里的水质;项目施工现场,几位人大代表认真记录着“厕所革命”的建议……这是彪角镇人大紧扣“代表来了·五联五促”专题活动,创新运用“看听查改督”五步工作法,组织各级人大代表深入一线,在全域开展村庄清洁行动,深入推进人居环境整治的生动缩影。
“看”准一线实况,“铁脚板”丈量村组,细节捕捉痛点。“坐在办公室都是问题,走进基层全是办法。”区、镇人大代表李少宁常说。为精准掌握全镇人居环境“底数”,人大代表们发挥“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直奔村组、直插现场,用脚步丈量每一条背街小巷,用镜头记录每一处卫生死角。在彪石路沿线、小韦河流域各村人大代表蹲点观察后指出“道路两侧田间地头露天禁烧反弹、白色垃圾时有出现、河道漂浮物清理不及时”等现象。据统计,人大代表们累计实地走访20个村238个组,形成整治问题清单,为整治工作提供了“精准导航”。
“听”取民声民意:开门纳谏听民意,架桥连心惠民生。“奶奶,您觉得村里哪块环境最需要整治?”“垃圾中转站远不远,周边环境卫生怎么样?”各村的街道、田间地头成了“流动人大代表联络站”,人大代表们与群众“面对面”交流,让民意“零梗阻”。针对村民反映强烈的“垃圾清运不及时、异味扰民”问题,区、镇人大代表牟丽颖聚焦分管领域的痛点难点,坚持一线办公,紧盯垃圾清运全流程,对清运频次、设备运行时长、故障隐患等进行全时段跟踪记录,为精准解决垃圾中转站运行难题夯实数据基础,此外,人大代表们还通过线上村民群、彪角微报等渠道广泛征集意见,自活动开展以来,累计收到“希望在彪角文化广场增添照明路灯”“建议进一步绿化、美化彪角‘西大门’”等群众诉求30余条,真正把整治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
“查”明症结根源:清单管理问效,靶向精准施策“问题在一线发现,更要在一线剖析。”镇人大代表赵伟说。人大代表们走街串巷坚持“查问题不回避、找根源不敷衍”,对发现问题逐一“过筛子”,针对人居环境整治问题列出清单,明确主体责任、整改标准和时限要求。在彪角镇南家凹村,人大代表们发现曾经脏乱差的“背街小巷”现如今整洁美观的“便民街道”仍存在部分群众随意丢弃杂物,对景观绿植、公共设施维护意识薄弱等现象,根源在于环保知识普及不足、宣传引导缺位。针对这一现象,人大代表们立即协调村委会组建“志愿红”宣传小分队,采取大喇叭每日播报+入户一对一讲解+发放图文宣传彩页的立体宣传模式,引导群众从“被动接受”整治转变为“主动参与维护”,推动人居环境治理从“治标”向“治本”深化。
“改”出整治实效:闭环管理攻坚,旧貌换新颜。整改落实是检验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试金石”。人大代表们聚焦问题清单,通过“现场交办、跟踪督办、回头看”形成闭环管理。在镇区街道,人大代表们推动解决“飞线”隐患后,又联合镇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建立“飞线整治定期巡检制度”,从“解决一个问题”到“完善一类机制”。活动开展以来,全镇整治非正规垃圾堆放点50余处、出动垃圾清运车30余台次、新增绿化苗木15000余株,乡村颜值实现“美丽蝶变”。
“督”促长效长治。常态监督问责,巩固整治成果。“全域开展人居环境整治不是‘运动式’治理,关键要形成长效机制。彪角镇将人居环境整治作为年度重点工作高位推进,通过建立健全责任体系、听取专题汇报、开展工作评议、组织人大代表“回头看”等方式,持续传导压力,力求以人居环境整治为突破口,持续改善村容村貌,提升群众生活品质。”区、镇人大代表白晓阳说。人大代表们对相关站所提出的镇区治理五位一体机制“机关+驻镇单位+商户+市场所+彪角村”“规范农村环卫设施管护”等5条建议被吸收采纳。“人大+党建”“志愿红”小组定期开展“随手拍、随时督”活动,通过“发现问题——交办整改——公示销号”的闭环管理,让整治成效经得起“回头看”。4月的彪角,越来越多的村组将人居环境整治纳入“村规民约”,群众从“要我整治”变为“我要整治”,共建共享的氛围日益浓厚。
从“面子”到“里子”,从“提颜”到“增质”,彪角镇各级人大代表正用“看听查改督”五步工作法,描绘出一幅“环境美、产业兴、民心聚”的乡村振兴新图景。人居环境整治没有终点,人大代表的履职永远在路上。彪角镇人大将继续发挥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聚焦“代表来了·五联五促”专题活动,不断探索,创新成效,切实把人民群众密切关注的好事办好、实事办实,进一步推动人大工作更接地气、更惠民生、更得民心。
主办:宝鸡市凤翔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陕ICP备15013079号-1 网站标识码:6103220011
陕公网安备61032202000120号 本网站建议使用IE8.0版本以上浏览器访问
宝鸡市凤翔区统计违纪违法举报电话0917-72123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