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英烈 关爱烈属
8月15日,永寿县退役军人事务局来糜杆桥镇慰问在高庙山遭遇战中牺牲的糜杆桥籍烈士遗属。凤翔区退役军人事务局、糜杆桥镇党委领导陪同慰问。
高庙山遭遇战
1948年,岐、凤两县游击大队编为六个中队,加上部分干部、学生共500余人,由凤翔游击大队带队赴边区整训。部队从四方山出发,农历十一月初八日黎明,到达永寿县仪井镇高庙山宿营。因敌乡保人员告密,午饭后,大队部与一中队驻地遭国民党203师一个加强连和驻仪井镇保警队的包围袭击。大队长李福祥端起机枪向崖上之敌还击,掩护窑内人员突围。正在紧急关头,机枪突然发生故障,敌人攻入崖下。李福祥撤走,蒲光、刘忠义、许振基边打边退。蒲光身负重伤,与突围同志一起退至沟边跳崖脱险,晚间向凤翔方向撤回。驻在大队部周围的岐山游击中队和史应芳中队的部分同志继续开往边区。这次战斗损失极大:一中队副中队长张志成(糜杆桥镇曹家庄村)、分队长冯海州、副中队长冉得虎、梁伯英,班长王有才、王志英,队员陈发福(糜杆桥镇西关村)、王得田、赵小娃、何清铨、梁光明等11人牺牲,指导员常宗时等12人被俘。
永寿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凤翔区退役军人事务局、糜杆桥镇党委领导先后来到烈士张志成之子张忠孝和烈士陈发福之子陈俭家中亲切地与老人拉家常,关心询问他们的身体健康、生活起居等情况,对其本人和家庭表达了深切关怀和崇高敬意。“西府游击队在解放战争中立下了汗马功劳,您的父亲没能看到国家的繁荣发展,您更要保重身体,替您父亲多看看国家的日益富强,在生活中遇到困难请及时告诉我们……”暖心的话语戳中了老人的心窝。
下一步,糜杆桥镇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烈士褒扬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弘扬英烈精神,做好烈属救助帮扶援助工作,将关心关爱烈属家庭和弘扬英烈精神融入日常工作中,营造崇尚英烈、缅怀英烈、学习英烈、捍卫英烈、关爱烈属的浓厚氛围,让英烈精神世代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