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基层动态

凤翔区彪角镇三岔村:百年手艺传薪火,致富新途绽光芒

信息来源: 彪角镇 发布日期:2025-01-06 16:45

春节的脚步日益临近,凤翔区彪角镇三岔村瞬间被一片火红点亮,村里的灯笼产业再度火爆,备受瞩目与欢迎,其制作的技艺源远流长,精湛工艺代代相传,精细入微处尽显匠心。

一盏盏灯笼在匠人们的手中脱胎换骨,化为精美绝伦的艺术品,细腻娴熟的手法、别具一格的图案,无不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炽热向往。

王堆强是村里声名远扬的4个“灯笼大户”之一,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凤翔花灯制作技艺区级代表性传承人,从20岁起就沿袭祖辈传下来的手工扎灯笼手艺,这一坚守,便是30多个春秋。他的妻子刘拉巧同样身手不凡,是产业致富带头人,也是制作花灯的行家里手,夫妻二人专注于火罐灯笼的制作。这火罐灯笼制作工序繁复,需历经13道精细步骤才可大功告成,从“裁纸、印花、蕴折、扎线、取壳……”要耗时一至两个小时,方能成就一盏完美灯笼。“我们每年能制作4万至5万只灯笼,采取线下线上双渠道同步销售的模式。”刘拉巧言语间满是自豪。平日里,夫妇二人还是村里当之无愧的致富引路人,他们毫无保留,免费将灯笼制作技艺传授给乡亲,村上也积极为大伙牵线搭桥介绍订单,带动村民共赴富裕之路。

除了王堆强夫妻,三岔的张安堂、杨小宁、刘西德、王凤英等也是传承技艺的手艺人,他们凭借着这门传统手艺,继承和发扬着民间传统文化。

当下,全村已有30余户村民踊跃投身于非遗手工灯笼制作这一特色产业浪潮之中,同时,经村“两委”多方联系,拓宽销售渠道,近三年来累计为村民增收50余万元,如今的三岔村已经成为了远近闻名的“灯笼村”。

三岔村的灯笼制作,在百年传承中承载了亲情的传递,也凝聚了从古到今一辈又一辈三岔人的心血和智慧,见证了社会历史发展变迁的沧桑,也见证了人民群众生活越来越好的喜悦。抬眼望去,一盏盏火红灯笼高高悬挂,宛如炽热的希望之光,将吉祥祝福播撒至每一个角落,照亮三岔村奔赴富裕、幸福的康庄大道。

打印 关闭

主办:宝鸡市凤翔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陕ICP备15013079号-1 网站标识码:6103220011

陕公网安备61032202000120号 本网站建议使用IE8.0版本以上浏览器访问

宝鸡市凤翔区统计违纪违法举报电话0917-7212377

主办:宝鸡市凤翔区人民政府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