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基层动态

彪角镇:追光而遇扬新风 沐光而行促文明

信息来源: 彪角镇 发布日期:2025-01-06 09:55

历史的画卷,在砥砺前行中铺展;时代的华章,在接续奋斗里书写。

2024年,彪角镇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唱响了昂扬向上的主旋律,汇聚起了奋进新征程的磅礴力量。

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彪角镇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在行进中盘点过去,宣传思想文化的力量,如静水深流浸润心田,如吹响激情奋进的号角,将党的声音传到千家万户。

举旗定向  夯实理论武装

党的理论创新每前进一步,理论武装就要跟进一步。彪角镇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

全方位深化理论学习,抓牢“关键少数”,带动绝大多数。建立健全“第一议题”学习机制,完善《彪角镇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制度》,以“学教”为载体,镇领导班子成员带头学,轮流上台领学讲学。各村跟进开展学习280余场次,积极征订党报党刊,并充分利用学习强国进行在线学习,崇尚学习、深化学习在全镇蔚然成风。  

全覆盖开展宣传宣讲,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群众在哪里,宣讲就到哪里。依托镇领导班子成员理论宣讲团、21支理论政策宣讲小分队,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创新开展“五学五进”活动,层层推进分众化、互动化的“靶向宣讲”。充分利用“彪角微报”微信平台,线上开设学习专栏、微课堂,拓宽理论宣传的网络阵地,不断探索完善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立体化宣讲格局,先后开展各类宣讲活动130余场次,受益群众近3万人次。

凝心聚力  壮大主流舆论

“人在哪儿,宣传思想工作的重点就在哪儿。”彪角镇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主流声音铿锵有力,主题宣传出新出彩,构筑起网上网下“同心圆”。

守好责任底线,意识形态阵地持续巩固。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每季度开展一次专题研究,做实“八纳入”和“23221”工作机制。建立信息发布“三审三校”工作机制,严格采写、编辑、审核、发布等流程,确保推送的稿件内容的政治性、真实性、及时性、准确性、时效性。每月开展一次意识形态领域风险隐患排查,适时掌握负面舆情,做好正面宣传和评论,及时核实、办理便民信箱群众来信,切实走好网上群众路线。

聚焦提质提档,对外宣传展现彪角形象。加强数字宣传平台推广应用工作,自新时代文明实践平台启用以来,活动签到率、有效完成率均相对较好。企业微信工作动态常态化发布,每周均在40条以上。秉持“正能量”与“大流量”双向奔赴,高质量运维“ 彪角微报”微信公众号,推送信息900条以上,进一步提升了彪角对外影响力和美誉度。加强与省市区主流媒体的联系,大力推送“吨粮镇建设”、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特色亮点做法,以正能量大流量形成强劲有力的舆论声量。

成风化人  引领文明风尚

文明之花结硕果,温暖之举暖人心。彪角镇始终以投身创建文明城市为抓手,大力推动文明实践、文明培育、文明创建工作纵深发展。  

风成于上、俗化于下,文明实践成风化雨。重新选址改造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与镇综合文化站、彪角特色馆融合建设既打造了政策宣讲、文艺活动、文化展陈的综合性实践平台,也搭建了展示彪角民俗和历史文化独特魅力的窗口。有序推进各村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建设提档升级,构建“镇、村、组+驻镇单位”四级联动的“1+20+8+N”新时代文明实践体系,成立21支志愿服务队伍,在三岔村先行先试成立“文明益站”1个,“雍心帮”志愿服务大集市零距离服务群众;打造“小板凳议事”品牌,拉近干群距离;推出“银龄护航员”项目,解决“舌尖上的养老”难题。

聚焦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制定新时代文明实践全年活动主题计划和月度工作计划,持续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至目前,全镇已开展各类文明实践活动600余场次,参与志愿服务活动人数达2万余人次,一个个传统节日成为传承优秀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文明培育浸润人心。积极开展区级移风易俗示范村镇建设,打造移风易俗示范街,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充分发挥“一约四会”作用,积极开展“移风易俗常宣传 文明实践润民心”主题宣传活动,并将文明倡议、案例分析等内容在数字宣传平台常态化推送,志愿者们将2000余份精心设计的移风易俗宣传彩页递送到群众手中,唤醒大家对陈旧陋习的反思,对文明新风的向往。深入实施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行动,持续加强各类道德典型培树工作,积极推荐宝鸡好人、凤翔好人、区级文明家庭,评选出“十星级文明户”230人(户),好婆婆40余人,好媳妇60余人。

外增“颜值”、内练“气质”,文明创建热潮涌动。文明乡镇美在“形”、更美在“心”。彪角镇坚持内外兼修,既提“颜值”又增“气质”,文明之花开遍大街小巷。实施彪角美食城综合治理、绿化亮化美化等一系列镇区基础设施提升改造项目。结合“迎国庆、优环境”秋日行动,常态化开展环境卫生综合整治,让文明创建成果成为群众摸得着的幸福。

深耕细作  厚植文化沃土

彪角镇始终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乡村建设,以文化赋能乡村振兴。

孝善文化治理有效。充分吸收中华民族“百善孝为先”等敬老爱老优秀传统,创新提出“孝善文化”实践模式,以小切口推动大治理。今年的重阳节,彪角镇各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欢声笑语不断,“健康体检、免费理发、敬老团宴、趣味活动、礼品相赠、纪念照拍摄……”老人们在志愿者的陪同下享受着“老人节”的喜悦。

各村养老服务不断提档升级,老年幸福院建设日益完善,各种孝老敬老活动营造了关爱老人的氛围,已经成为各村独具特色的新时代文明风尚,老人们逐渐从养老走向‘享老’,稳稳地托起幸福‘夕阳红’”。

全民阅读常态长效。积极推广“农家书屋+新时代文明实践”共建模式,书屋管理规范有序,扫黄打非工作持续开展;围绕“书韵飘香 文润彪角”建设,累计开展读书分享会50余场、“理论+阅读”宣讲活动20余场,群众在这里畅所欲言,交融思想,科学文化素养不断提升。  

农文旅融合大放异彩。创新建设彪角特色馆,遵循“传承与创新并重”的原则,深挖地域特色,展示彪角非遗、农耕文化、民俗文化和当地特色农产品,打造沉浸式文化体验空间,形成彪角经久不衰的独特地方文化品牌。

文化惠民亮点纷呈。积极争取“文化下乡”活动,公益电影走进彪角,秦腔折子戏精彩纷呈,文艺演出多姿多彩,让群众乐享家门口的文化大餐。同时,组建自乐班,发挥群众的艺术潜能,展现出新时代农民积极向上、充满活力的精神面貌。

从“送文化”到“种文化”,从建设农家书屋到开展文艺演出,一项项文化惠民行动既提升了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也有效提振了群众精气神,孕育了社会好风尚。

历史的画卷,在砥砺前行中铺展;时代的华章,在接续奋斗里书写。千年古镇,历史厚重的彪角、商贸繁荣的彪角、农文旅融合的彪角、踔厉奋发的彪角……,将继续以新思想凝心铸魂,以新使命凝心聚力,以新目标鼓舞干劲,以新笔触礼赞奋斗,绘就一幅幅亮点纷呈、催人奋进的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精彩画卷。


打印 关闭

主办:宝鸡市凤翔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陕ICP备15013079号-1 网站标识码:6103220011

陕公网安备61032202000120号 本网站建议使用IE8.0版本以上浏览器访问

宝鸡市凤翔区统计违纪违法举报电话0917-7212377

主办:宝鸡市凤翔区人民政府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