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林镇是千年酒乡、丝路古驿、凤香型白酒的核心产区。近年来,已初步形成一个白酒酿造、商贸、物流、印刷、包装、工业旅游一体协同发展的凤香型白酒产业集聚区。随着镇域内工贸经济日渐活跃,征地拆迁矛盾纠纷逐渐凸显。柳林镇聚焦群众急、难、愁、盼,探索分路融合、分类会诊、分室共治、跟踪回访工作法,高效化解了大量的征地拆迁矛盾。
分路融合,把脉问诊“找症结”。征地拆迁矛盾纠纷存在涉及广、关系杂、隐藏深、易激化等特点。为了准确掌握底数,牢牢把握化解征地拆迁矛盾的主动权,镇党委分三路“把脉问诊”。一是信访渠道“筛”。从“12345”市民服务热线、网上信访、信访反映件等渠道,筛选反映征地拆迁问题的矛盾纠纷,掌握最为明显突出的“疮疥之疾”。二是集中排查“找”。以信访渠道信息为基础,强化研判及集中排查,判断可能存在潜在性风险和易被激化的“肘腋之疾”,构建“镇—村—组”全链条摸排网络,时刻掌握征迁矛盾的暗流,实现征地拆迁矛盾风险“见之于未萌、识之于未发”。三是精准入户“问”。按一个项目一个征迁工作专班和重点项目服务保障铸魂党支部,选优配强征迁干部,主动下访入户讲政策、听诉求、明动向,掌握隐藏最深的“肺腑之疾”。
分类会诊,对症下药“开良方”。按照“什么问题突出就解决什么问题”的原则,对排查出的征地拆迁矛盾纠纷会商研判,分类施策,对症下药。一是明显问题村级会诊。对矛盾较轻、风险较小的问题,由村党支部牵头,依托村级人民调解委员会,发挥人民自治功能自行调解,确保征地拆迁矛盾纠纷第一时间快速化解。二是潜在问题联合会诊。制定征地拆迁联席会商制度,整合司法所、派出所、征地拆迁领导小组等多方力量认真研判,坚持“调解优先、访前调解、首访首调、合力攻坚”的原则,针对问题核心协调联动、精准施策,确保问题不爆发。三是疑难问题专业会诊。紧盯征地拆迁矛盾纠纷“钉子案”,落实领导包案制度,组织党政法律顾问、西凤酒城“和凤”调解室、征迁领导小组成员等召开分析研判会,通过重点约访、带案下访,摸清情况、找准问题、提实措施,有效化解征地拆迁中的“梗阻点”纠纷。
分室共治,专家联动“高效治”。建立镇村两级“和凤”调解工作室,实现征地拆迁、项目建设等领域矛盾纠纷化解最优化、最快化。一是村级“和凤”调解工作室“巡诊”。屯头村成立的“和凤”调解工作室,运用“首席调解员+村委会干部+特邀调解员”模式,采用“三要”“八法”,“巡回”各征迁村化解征地拆迁中的简易矛盾纠纷,与村级人民调解委员会形成了有效互补。二是镇级“和凤”调解室“坐诊”。西凤酒城项目建设部成立的“和凤”调解工作室,采用“1+10+X”工作机制,即由“和凤”调解工作室牵头、“法律诊所”10个“专家会诊室”响应、相关职能部门联动,联合调处解决西凤酒城征地拆迁和项目建设过程中的疑难矛盾纠纷。镇村两级“和凤”调解工作室共调处征地拆迁重点领域纠纷30余起,现场履行40余万元,调解成功率98%以上。
跟踪回访,主动问效“固疗效”。一是分级回访。对已化解、未化解的征地拆迁矛盾纠纷,按照“谁包案、谁负责,谁调解、谁回访”的原则,依据“红、黄、蓝”三色划分风险等级,实行动态回访。二是多元回访。建立完善征地拆迁矛盾纠纷“一事一回访”制度,采取面对面、电话、微信的等多种方式进行回访,建立回访台账。三是主动问效。通过回访对调解无效的重点对象,采取上门调处、政策宣讲等方式持续跟进。对调解协议未能履行或未能全部履行,存在反弹风险的征地拆迁矛盾纠纷,及时分析研判、跟踪履约进度,防止拖延搁置,确保事事有着落、事事有回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