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天,对于上郭店村的监测对象雷大姐(化名)来说,是个格外特别的日子——她领到了村委帮助向残联部门申请的助听器。
雷大姐患有轻度听力障碍多年,随着年龄增长病情愈发严重,不仅日常和家里人的交流成了难题,连邻里间的招呼都常常“接不住”,时间久了,她的性格也变得沉默寡言。
上郭店村党支部书记蔺海强回忆道,在申请适配助听器期间,从填写资料、提交申请到跟进审批进度,村干部全程忙前忙后。当雷大姐领取到那副小巧的助听器时,反复摩挲着机身,眼里泛起了泪光——所有的奔波与等待,在这一刻都有了最温暖的回应。
这份温暖,早已不是第一次抵达。过年前夕,雷大姐带着孩子将手写的感谢信送到了村委会。上郭店村党支部书记蔺海强介绍道:“自从雷大姐丈夫2023年秋天意外去世后,我们村上一直持续关注着这一户的情况。在将其纳入监测对象的过程中,我们同步帮助申领低保金,随后制定了系列帮扶措施。先是鼓励动员户主雷大姐发挥缝纫特长,到县城找了一份比较稳定的工作,并落实两个孩子教育帮扶政策。随后,第一书记王治文同志又帮忙申请公租房,让在城里上学的两个娃娃住得温暖,还联系区妇联、区职工养老保险中心、爱心企业人士和区慈善协会等热心组织和单位送来困难救助金。一次次雪中送炭的帮助化解了户里的燃眉之急。”两个孩子刻苦学习,乐观生活,也懂事地表示:“我们一定好好学习,将来回报社会”。
一句句朴实的话语,饱含着群众最真挚的感激之情。在彪角镇,像雷大姐这样被温暖包围的监测对象还有不少。镇党委、镇政府始终把“精准帮扶”记在心上、落在实处,从解决“急难愁盼”的小事入手,用行之有效的帮扶措施焐热民心,为困境学子申请“雨露计划”补助,为跨省务工村民申领交通补助,为有培训需求的劳动力提供就业技能培训。这些看似细微的举动,恰是“精准帮扶”最生动的注脚——不搞“大水漫灌”,而是聚焦群众的“急难愁盼”,用“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把每一件民生小事办实、办好。
当帮扶的触角伸到最细微处,当实干的脚步踏在最需要的地方,乡村振兴便有了最坚实的根基,民心深处便会生长出最持久的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