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媒体关注

拾金不昧见初心 敬老养老树榜样 ——凤翔区中心敬老院工作人员齐亚兰

信息来源: 凤翔区民政局 发布日期:2025-09-16 08:40

“拾金不昧”出自清代吴炽昌的笔记小说《客窗闲话・义丐》,它是镌刻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道德丰碑。千百年来,在代代相传中成为中国人的精神底色。而今,凤翔区中心敬老院食堂工作人员齐亚兰,以一次平凡却温暖的举动,传承了这份美德,生动诠释了养老人的大爱无疆。

2025年9月13日凌晨5时10分,天刚蒙蒙亮,齐亚兰正在区医院照护住院的母亲,在经过住院部走廊时隐约看到角落里有一卷浅色“异物”,走近一看,竟然是400元现金。“这钱说不定是哪位病人的‘救命钱’,得赶快找到失主!”这是她当时的第一反应。由于时间快到五点半了,离她上班的时间越来越近,她未作丝毫犹豫,立即将现金交到护士工作站护士手中,简单叙述了捡到钱物的地点和时间,恳请工作人员帮忙寻找失主。经护士站工作人员多方核实、耐心询问,最终确认失主为该院一名患有糖尿病的住院老人。当钱款完璧归赵时,老人激动地连连致谢,没想到“救命钱”失而复得,口中不停地念叨着:“这真是遇到好人了,太感谢了!”而此时的齐亚兰,已然在平凡的岗位上开启了忙碌的工作。

凤翔区中心敬老院为我区唯一一所公办养老机构,担负着全区集中特困供养人员的衣食住行等日常照料和护理,在得知齐亚兰的事迹后,第一时间召开院务会,对她进行通报表扬,并向全体工作人员发出倡议:“学习齐亚兰同志诚实守信的品格、乐于助人的情怀,把这份温暖融入对老人的每一次照料、每一句问候中。”

从后厨的烟火气,到走廊里的暖心举动;从对老人的日常照料,到对美德的坚守践行。齐亚兰在平凡的岗位上,让“拾金不昧”的传统美德焕发新的生机,也让“养老人”这一身份多了份令人动容的温度。更彰显了她高尚的道德品质与诚信素养,也展现出凤翔区中心敬老院工作人员的良好素质,为全区养老护理人员树立了榜样。

打印 关闭

主办:宝鸡市凤翔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陕ICP备15013079号-1 网站标识码:6103220011

陕公网安备61032202000120号 本网站建议使用IE8.0版本以上浏览器访问

宝鸡市凤翔区统计违纪违法举报电话0917-7212377

主办:宝鸡市凤翔区人民政府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