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秋收的期盼是农人的牵挂,也是田野间每一寸土地孕育希望、回馈耕耘的无声承诺。今年的彪角镇遭遇持续干旱天气,要在考验中守护这份秋收的期盼,全镇上下以“抗旱保收”的决心,将抗旱工作与省级吨粮镇建设紧密结合,在攻坚克难中迎来收获季。
田间丰景:秋实满陇待采收
眼下的彪角镇秋意愈浓,田间处处是“成熟信号”。玉米秆上,饱满的果穗裹着苞叶,剥开便是紧密排列的金黄籽粒,沉甸甸压弯了枝头;高粱地里,连片红穗在风中轻晃,籽粒撑紧了穗壳,捏起几颗便觉扎实;红薯田间,圆滚滚的薯块悄悄拱起土层,拨开松散的泥土,便能看见紫红的薯皮裹着饱满的薯肉,轻轻一掂便觉分量十足……农户们穿梭田间,或查看玉米成熟度,或估算高粱产量,或触碰饱满果实,满是即将收获的踏实。
硬核护航:精准机制保秋收
这份保收的底气,源于全镇对旱情的精准应对。今年降水偏少,影响玉米拔节、高粱孕穗,彪角镇迅速构建“抗旱+吨粮建设”精准双机制: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模式,让水源精准滋养作物,新增滴灌设备8000余亩,全镇喷灌、淋灌设备保有量超100台;农技人员下沉田间,开展技术培训10余场次,指导科学施肥、病虫害防治,全力推行无人植保等智能化机械设备运用,大力推广玉米增密度“5335”集成和“一增三改一防”等技术,有效提升了秋粮单产水平;借吨粮镇建设契机,以“三级责任体系”压实管护,靠1个“非公党建+合作社+农事服务中心”示范中心、6个现代化农业示范基地推广良种良法,将旱情影响降到最低,让作物逆势长壮,使抗旱与吨粮建设形成合力。
产业融合:增收渠道再拓宽
彪角镇在稳住粮食生产基本盘的同时,以农业产业融合为突破口,通过特色种植、农产品加工与乡村旅游联动,为农民增收搭建多元平台。积极推动农业产业融合发展,通过发展特色种植、农产品加工等产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村集体+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让红薯、甘蔗等特色农产品成为带动农民增收的新引擎。石落务村采用“旅游+采摘”的农业体验模式,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采摘,不仅提高了农产品附加值,还带动了乡村旅游的发展。
秋收可期:吨粮目标稳推进
随着秋收启幕,归仓之望已近在眼前。尽管受旱情轻微影响,但精细化的田间管护让全镇粮食总收成仍能喜人,不仅能让农户粮囤有望,更为彪角省级吨粮镇建设筑牢产量基础。彪角的良田将用沉甸甸的收成回应耕耘;未来更会持续完善农业设施,让省级吨粮镇的成果落地见效。
“百里西风禾黍香,鸣泉落窦谷登场。”彪角镇以“不信旱情挡收成”的信念换来秋实满陇。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洒在连片的田野上,玉米穗泛着暖光,高粱穗映着红霞,微风拂过,作物的清香混着泥土的气息飘满村落——这便是即将秋收的彪角镇,有作物成熟的踏实,有农户期盼的热切,有朝着省级吨粮镇目标稳步迈进的笃定,更有让彪角良田“好丰景”岁岁年年延续的不变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