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凤翔区行政审批服务局主动作为,创新服务方式,精心梳理编印了《社会组织登记管理办事指南》手册,并通过多种渠道向有意向和正在办理相关业务的社会组织发放,获得了广泛好评。这一举措是深化“放管服”改革、践行“高效办成一件事”理念的又一生动实践。据悉,今年以来,凤翔区已高效办结社会组织各类登记、变更、注销事项共计32件,服务满意度持续提升,社会组织发展呈现蓬勃态势。
聚焦痛点难点,变“被动答疑”为“主动指引”
近年来,随着社会治理体系的不断完善,凤翔区社会组织数量持续增长,活力显著增强。但在实际办理登记、变更等业务时,许多社会组织,特别是新成立的社会组织,普遍反映存在“政策不了解、流程不熟悉、材料准备反复跑”等困扰。面对这一情况,凤翔区行政审批服务局没有止步于窗口的被动解答,而是坚持问题导向,决定从源头入手,为社会组织提供一套清晰、完整、易懂的“导航图”。
精心梳理归纳,打造标准化“服务宝典”
为确保《指南》的实用性和权威性,工作人员全面梳理,对社会组织成立登记、变更登记、注销登记等全生命周期事项进行了系统性梳理。精细归纳,将复杂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转化为通俗易懂的办事流程和材料清单,明确了每一项业务的申请条件、办理时限、咨询电话等核心要素。同时,针对章程草案、申请报告等容易出错的文书材料,提供标准化的模板和填写示例,极大降低了申请人的准备难度。这本小巧便携的《指南》如同一位“随身顾问”,让社会组织的
办事人员能够“一册在手、办事不愁”,有效减少了因材料不规范导致的多次补正,显著提高了审批效率。
积极主动协调,推动服务效能“最大化”
《指南》的印制和发放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让其发挥实效。在政务服务大厅社会事务窗口,工作人员会主动向咨询和办理业务的社会组织代表递送《指南》,并进行讲解。同时,开展联动宣传推广,主动与业务主管单位、各镇(社区)等沟通协调,借助其渠道扩大《指南》的知晓度和覆盖面,将服务延伸到“最后一公里”。通过这一系列主动协调、靠前服务的举措,区行政审批服务局真正将管理融入服务,在服务中体现管理,营造了有利于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的良好政务环境。
小手册蕴含大服务,《社会组织登记管理办事指南》的推出,不仅是凤翔区行政审批服务局提升政务服务标准化水平的具体行动,更是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真实写照。下一步,凤翔区行政审批服务局将继续关注社会组织的需求,持续优化服务模式,探索更多便企利民的创新举措,为激发社会组织活力、促进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