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媒体关注

秦腔天团“出道”,为凤翔泥塑打Call!一场非遗的梦幻联动正式开启!

信息来源: 城关镇 发布日期:2025-10-24 14:24

10月12日,在一场别开生面的文化盛会中,24位省级秦腔艺术家郑重接过了这份充满温度的文化邀约——正式获聘为“凤翔泥塑”非遗传播大使。这不仅是一纸聘书的授予,更是一场期待千年的文化相遇,一次非遗传承的破壁之旅。

“秦腔与泥塑同根同源,此次携手既是艺术融合,更是非遗传承的重要突破。让我们以秦腔韵律为泥塑注入新活力,让黄土地上的艺术瑰宝绽放新时代光彩,共同谱写‘戏曲+非遗’协同发展的崭新篇章!”城关镇党委副书记、镇长马卫华在聘任仪式上致辞寄语。

凤翔的泥土,有着说不尽的故事。这里是周秦发祥之地、嬴秦创霸之区、华夏九州之一、秦朝在此建都327年,每一捧黄土都沉淀着文明的记忆。秦腔用它石破天惊的唱腔,诉说着这片土地的豪迈;凤翔泥塑用它浓烈饱满的色彩,凝固着千年不变的祝福。一个激昂如雷,一个静美如画,却同样流淌着三秦大地的血脉。就在这一天,这对文化双生子终于破壁和鸣。

在时光的长河里,如何让传统源远流长?凤翔泥塑给出了最美的答案:让艺术为艺术赋能,让传承为传承开路。24位秦腔艺术家,将用他们的艺术生命,为泥土注入灵魂。他们的每一次亮相、每一段唱腔,都将成为泥塑飞向更广阔世界的翅膀。“我们要让泥土会说话,让色彩会歌唱。”一位受聘艺术家动情地说。

想象一下,看完一曲秦腔经典,亲手捏制一个戏曲人物;听着那高亢激昂的唱段,手中的泥塑仿佛也被注入了炙热的灵魂。这就是即将到来的“泥塑+秦腔”沉浸体验。“我们要打造最具陕西味道的文化IP,让秦腔与泥塑成为行走的风景。”凤翔泥塑国家级非遗传承人胡新民在致辞中满怀期待。未来,我们将见证:秦腔脸谱的美学,在泥塑上绽放新姿;戏曲的经典故事,化作泥塑的永恒瞬间;师徒相授的智慧,在两种非遗间薪火相传,让这份独特的文化魅力跨越时空界限,真正走进千家万户。

打印 关闭

主办:宝鸡市凤翔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陕ICP备15013079号-1 网站标识码:6103220011

陕公网安备61032202000120号 本网站建议使用IE8.0版本以上浏览器访问

宝鸡市凤翔区统计违纪违法举报电话0917-7212377

主办:宝鸡市凤翔区人民政府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