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610300-116103220160074509/2016-00022
发布机构:凤翔区人民政府 成文日期:2016-09-05 00:00:00
名  称:凤政发〔2016〕16号:凤翔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工业强县“1511”工程的实施方案
有 效 性:有效 文  号:

凤政发〔2016〕16号:凤翔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工业强县“1511”工程的实施方案

发布时间: 2016-09-05 00:00:00

各镇人民政府,县政府各工作部门,长青工业园区管委会:

为全面贯彻落实《宝鸡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工业强市“1553”行动计划的意见》(宝政发【2016】12号),推动我县工业转型升级,加快推进工业强县,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及发展任务

1、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及十八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五大发展理念为指导,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转型升级为主线,以提质增效为核心,以“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为中心,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积极推进“1511”工程(即一个目标:全县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从2015年的221亿元到2020年达到400亿元;五大产业集群:能源化工、白酒酿造、装备制造、电子产品元器件、农副产品加工;一个亮点工程:建设“智慧凤翔”;一项重点任务:依托三个县域工业集中区,加快凤翔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

二、培育壮大产业集群

2、能源化工产业集群以东岭冶炼、国电宝二电、长青能化、宝氮化工为龙头,发挥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积极开发采用洁净煤技术,发展现代煤化工、燃料化工、碳一化学、有机化工、精细化工、合成材料等领域项目,重点企业直供电中省审批、宝二电三期扩建项目,甲醇下游精细化工品项目建设,实现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和资源协调发展,从2015年的19.8亿元到2020年实现产值55亿元。(长青管委会、长青镇、陈村镇)

3、白酒酿造产业集群以西凤酒为龙头,整合上下游产业链,形成集白酒酿造与销售专业化、有机农业生态化、上下游供应链一体化、相关产业产融互动化、轻资产运作平台化、投融资互联网化、酒城文化旅游体验一体化的“七位一体新格局”,规划建设生活配套区、文化产业区、商务综合区、制酒存储区、品牌灌装区、物流仓储区、印刷包装区,建设全国一流白酒产业城和名酒文化城。重点实施西凤酒扩建技改、西凤酒文化工业旅游项目、生态农业项目、制曲酿酒原粮加工扩能项目,推进产业配套项目建设,加大民营中小酒厂技改力度,盘活存量,引进增量,扩张产能,实现“百亿西凤”战略目标,打造中国西凤酒城。(县工信局、柳林镇、西凤集团)

4、装备制造产业集群以优化装备制造产业结构,推进产业技术改进和创新力度,不断延伸产业链条,加强产学研合作,加大招商引资,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提升企业竞争力和市场份额占有率,实现产业集聚发展,从2015年的33.1亿元到2020年实现产值92亿元。(县工信局、科技局)

5、电子产品元器件产业集群以陈村电子工业园为依托,形成集成电路、电子元器件、继电器和通信等产品设计、研发、制造和服务的产业链。发挥产业优势和集聚效应,拓展市场、提升品牌,积极与深圳、广州等沿海前沿城市联系,加强交流、合作共赢,实现电子产业跨越发展。从2015年的23.7亿元到2020年实现产值65.9亿元。(县工信局、陈村镇)

6、农副产品加工集群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着力点,鼓励和扶持农副产品加工规模企业,推进农副产品加工技术、科技创新和标准化安全体系建设,不断提高产品附加值,大力发展有机、绿色、无公害食品,重点培植一批有自主知识产权、产业关联度大、带动能力强的大中型农副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增强农产品加工市场竞争力。从2015年的14.2亿元到2020年实现产值39.5亿元。(县工信局、农业局、市场监管局)

三、建设“智慧凤翔”

7、发挥网络、技术、服务、人才等方面的优势,高标准建设百兆光网和百兆4G+网络,加快建设智能化信息网络体系,推动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新兴信息技术在政务、商务、生产等各领域的广泛应用。计划用4年时间完成凤翔无线城市建设。到2016年底完成实现免费WIFI基本覆盖全县主要广场和旅游景区等公共区域;到2017年实现政府机关、宾馆酒店,室外公共区域无线网络覆盖;在2019年完成宽带无线网络全县全覆盖。在完成无线城市网络建设基础上,围绕数据中心,在电子政务、移动办公、电子商务、智慧城市等多个领域展开应用。同时,通过整合零散的行业应用到无线城市平台,实施信息网络覆盖、工业云应用、信息交互共享、电子商务等工程,启动智慧工业园区建设,实现信息共享、协同创新、智能制造、精准服务、智慧管理方便市民生活,提高社会信息化水平、提升市民的生活品质,开启“智慧凤翔”新局面。(县工信局、长青工业园、西凤酒业工业园、科技生态新城、各电信运营商)

四、依托三个县域工业集中区,加快凤翔高新技术开发区建设

8、强化工业园区统筹协调发展,组建管理机构,完善创新运行机制,理顺高新区管理体制,设立凤翔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架设正县级机构,代表县委、县政府统管科技生态新城、西凤酒业工业园、长青工业园三大园区,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统一运营。(县工信局、科技局、县编办、长青管委会、西凤酒业工业园、科技生态新城)

9、立足全省高新区发展一盘棋的思想,依托凤翔的品牌优势、区位优势、工业基础优势及科技创新优势,着力构建“一先导一主导两支柱一潜力”的“1121”产业体系,即以工业机器人为先导;以新材料产业(化工新材料、有色金属新材料)为主导;以新型能化和白酒产业为支柱;以文化旅游(文化创意、文化旅游)为潜力,加速孵化培育科技企业,创新园区运营模式。力争到2020年,园区工业总产值突破300亿元,全县工业总产值达到75%;高新技术企业达到30户,企业研发总投入占企业总收入的比例超过3%;孵化器面积达到3万平方米以上;与10家以上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创新联盟;建成5家技术工程研究中心和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每年申请专利达到120件以上。(县工信局、科技局、人社局、长青管委会、城关镇、长青镇、柳林镇、陈村镇)

五、鼓励企业做大做强

10、充分发挥县级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杠杆作用,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壮大。加快企业技术创新和品牌培育,打造一批自主创新能力强、技术含量高、市场竞争力强、产品知名度高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实施中小企业培育成长工程,推进“个转企、企上规”,首次进入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统计范围的,县政府给予5万元奖励。(县工信局、财政局)

11、实施一批重大科技项目,加快企业传统产品改造升级和重点新产品产业化步伐,鼓励企业通过技术改造淘汰落后设备、落后工艺、落后产能,加快推进产品更新换代、产业升级。对新认定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高新技术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给予一定的奖励,参照《凤翔县科技创新奖励办法》(凤政发〔2014〕20号)执行。(县科技局、工信局、财政局)

12、实施中小企业成长梯队培育计划,选择确定一批市场前景好、创新能力强、发展速度快、综合效益高、核心竞争力较强的企业,重点培育发展为行业之星、成长之星、创业之星企业。(县工信局)

13、大力引进中小企业贷款担保公司类企业落户凤翔,积极探索推广“财园贷”融资新模式,不断拓宽企业融资渠道,提升企业融资能力。开展多种形式的银企服务活动(对接会、洽谈会、座谈会),加大企业挂牌上市步伐,鼓励符合条件的中小微企业借助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或省股权交易中心挂牌实现企业直接融资,有效缓解企业融资难问题。在“新三板”挂牌上市的企业,县政府给予20万元奖励。(县金融办、财政局、工信局、各专业银行)

六、推进“两化”(工业化、信息化)深度融合                                                                                                                                                                                                                                                                                                                                                                                                                                                                                                                                                                                                                                                                                                                                                                                                                                                                                                                                                                                                                                                                                                                                                                                                                                                                    

14、以实施“互联网+”战略,探索智能制造新模式,重点培育互联网、机器人、云计算、大数据、金融服务等企业,依托宝鸡构建工业“云”,助推制造业企业由“生产型”向“服务+生产型”转型,实现绿色制造、服务型制造和智能制造。同时,加大电子产品、芯片、软件等先进技术在工业产品中的应用,实现产品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提高工业产品信息技术含量和附加值,推进信息技术企业和工业企业开展深度合作,促进“两化”融合提升工业优势、推进产业升级。对获得市级以上“两化”融合专项资金扶持的项目,奖励5万元。(县工信局、科技局、商务局、财政局)

七、加快凤翔众创空间建设

15、加快构建以凤翔高新众创空间、科技孵化器等为主的科技创新服务体系,提升其服务能力和水平,着力培育一批科技创新创业项目,支持引导一批科技成果在凤翔转移转化。(县科技局)

八、优化工业发展环境

16、设立工业发展专项基金,主要用于产业集群发展中重点项目扶持、工业园区建设、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培育和精准扶持、中小微企业发展、标准化厂房建设以及企业实施新产品研发、技术改造、节能减排;支持企业减负、“僵尸”企业退出市场等,支持工业企业扩能增效,壮大规模,增强实力。(县工信局、发改局、环保局、科技局、财政局)

17、支持工业园区建设,进一步完善工业园区基础配套和公共服务设施,优先安排道路、供水、供电、供气、供热、通讯等基础设施,给园区一定的资金和经营自主权,在用地计划指标上向工业园区倾斜。同时,统筹安排工业用地资源,储备一定比例用地指标优先解决重大项目、重点企业增资扩产的用地需求,保障工业项目用地。(县国土局、发改局、工信局、水利局、交通局)

18、按照“产业集群、企业集聚、土地集约”原则,鼓励支持民间资本参与工业园区标准化厂房建设,拓宽工业园区融资渠道,创新投资模式,出台优惠政策,逐步建成统一规划、布局合理、功能齐全、设施完善的标准化厂房,提高工业集聚效应,促进县域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县工信局)

19、持续开展“双百”活动,积极推行“一企一策”、“分类帮扶”模式,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大力宣传中省市有关扶持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指导企业用活、用好、用足各项优惠政策,千方百计帮助解决企业生产经营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促进企业稳定增长、加快发展。(县“双百”办)

20、加强运行监测,提升经济形势研判能力,准确掌握经济运行态势,对重点企业、重点行业和重点产品进行监测分析,早预测,早研判,积极主动应对,全力推动工业稳增长。(县统计局)

21、指导企业不断更新观念,树立现代企业经营理念,建立健全技术创新体系,高度重视人才培养,加快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强化安全生产意识,完善管理制度,持续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县工信局、科技局、人社局、安监局)

22、全面提高行政服务效率,提高审批效率。严格规范涉企收费,所有涉企收费严格按照物价部门审批的收费许可下限标准收取。严肃查处行政不作为、乱作为和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等行为,严格问责追责,减轻企业负担,维护企业合法权益。(县监察局)

23、完善工业发展目标考核体系,把加快工业发展目标任务与全县“三位一体”考核有机衔接起来,严格考核、强化督查、落实责任,为工业发展保驾护航。(县考核办、政府督查室)

本方案从颁布之日起实施。


 

凤翔县人民政府  

2016年8月31日 


主办:宝鸡市凤翔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陕ICP备15013079号-1 网站标识码:6103220011

陕公网安备61032202000120号 本网站建议使用IE8.0版本以上浏览器访问

宝鸡市凤翔区统计违纪违法举报电话0917-72123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