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人社局2024年的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结合自身实际,认真落实中办、国办《法治政府建设与责任落实督查工作规定》有关规定以及《宝鸡市凤翔区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要点》(宝凤法委发〔2024〕3号)等相关文件精神,统筹推进法治政府建设。
一、主要做法
(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厚植法治根基。
一是严格落实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法用法制度。把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领导班子学法的核心内容,自觉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精神,不断增强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人社事业高质量发展的能力和水平。2024年,在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上组织集体学法6次,组织开展国家安全日主题日活动1次,讲法治课2次。
二是把尊法学法懂法守法用法作为法治政府建设的工作主线。坚持普法工作先行,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谁主管谁普法”“谁服务谁普法”的普法责任制,厚植法律意识和法治理念,将法治建设摆在工作全局的重要位置,纳入全局年度工作计划,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督促、同考核。
三是加强干部职工的法治教育。坚持执行局党组会前学法制度,同时在各单位、股室同步延伸,确保普法学习覆盖全体干部职工。通过中心组学习、机关会议学习等方式,运用各种线上线下学习手段,对全系统工作人员进行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章的学习,为法治政府建设打下良好的思想基础。组织人社系统干部职工参加公职人员学法用法在线考试,参加率达100%。组织11名行政执法人员参加全区培训和行政执法证考试,全部合格。
四是积极开展普法宣传。以安全生产月、“6•26”国际禁毒日、全国科普日、“12•4”国家宪法日、线下招聘会、“理响雍城”理论宣讲、“人社工作进园区”等为契机,开展线下政策及法律法规宣讲10余场次,受教育群众5000余人次,让广大求职者、用人单位和群众学习了解更多的人社领域法律法规知识,提高其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组织人社系统党员干部关注“中国普法”“陕西普法”“宝鸡普法”“法治凤翔”微信公众号,使得工作人员日常学法、法治培训、依法决策、依法履职等制度得到有效贯彻落实,逐步提高了机关党员干部法治素养和依法监管能力。
五是聘请法律顾问。聘任陕西秦川律师事务所吴宏斌为我局法律顾问,坚持在重大决策咨询、规范性文件审核、行政复议诉讼等方面充分听取法律顾问意见,确保抓工作、作决策有法有据。
(二)突出重点领域,依法根治欠薪。
一是全面落实在建项目“八项制度”。在建项目农民工劳动合同签订率97%以上,劳动保障监察结案率和拖欠农民工工资举报投诉案件结案率均达到99%以上。创建市级劳动关系和谐企业1户(宝二电)和区级“安薪”项目1个(老年公寓建设项目),2024年,受理各类欠薪投诉线索543件,为612名劳动者追回劳动报酬701万元,未发生重大劳动保障违法案件。
二是开展专项活动,强化源头治理。在全区范围内开展了根治欠薪制度落实集中治理及治理欠薪专项行动,对工程建设领域在建项目加强“网格化”管理,创建了华隆.云樾府等示范工地5个。在全区范围内开展了2023年度用人单位劳动保障书面审查和劳动保障守法诚信等级评价工作。
三是加强风险防控,快速处置案件。对于符合劳动监察受理范畴的,严格按照执法程序及时查处;对因拖欠工程款、无证开工、违法转包等原因引起拖欠农民工工资的,按照属地管理、行业监管原则,实行交办督办制度;对于非劳动监察事项、劳务纠纷等案件,在做好解释工作的同时,积极引导其通过民事诉讼渠道解决。面向社会公布农民工维权举报投诉电话,安排专人受理登记来电投诉举报。强化行刑衔接机制,对涉嫌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的刑事案件,人社、公安、法院、检察院互通信息、协同行动,建立劳动保障监察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有效沟通机制,及时实施刑事司法惩处。
(三)多元化解矛盾,提升仲裁效能。
一是加快基层调解工作规范化建设。不断将调解组织建设向镇和社区延伸,注重发挥“第一道”防线作用,最大限度地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举办了新就业形态领域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培训班和劳动关系协调员暨基层调解员能力提升培训班,共计300余人参加培训。
二是打造“数字仲裁庭”。庭审全程具备了同步查证、同步录音、同步录像、同步记录、证据同步展示的数字化功能,仲裁办案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
三是健全裁审衔接制度。主动加强与人民法院的沟通联系,着力解决受案范围、劳动报酬、社会保险等裁审法律适用标准不一致问题。实行“案前、庭前、庭中、庭后”四级调解法,实现不仲裁就能解决案件诉求的目标,有效提高了案件调解结案率。2024年,受理劳动争议仲裁案件146件,已办结146件,涉案金额273.15万元,结案率100%。全区共调解劳动争议152件,调解金额176.61万元,其中:仲裁院调解117件,调解金额153.14万元,基层调解组织调解35件,调解金额23.47万元。全区调解成功率75.3%。
(四)依法履行职能,增强法治实效。
一是加强权责清单动态管理。根据法律法规立改废情况,结合人社工作实际,对权责清单原有权力事项进行调整优化完善,同步做好行政许可事项清单、公共服务事项清单、行政权力中介服务事项清单的年度调整工作。
二是坚持文明执法。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和包容审慎监管相结合,处罚与教育相结合,把单一的执法行为转变为普及法律知识、宣传惠企政策的全方位服务,帮助企业和群众自觉纠正违法行为,自觉守法。
三是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的总要求,立足人社职责职能,创新优化工作机制,深化政务服务改革,不断破解群众办事的难点、堵点、痛点,以公正高效的服务让群众感受到法治化营商环境的人社“温度”。落实“高效办成一件事”集成改革,持续深化“一把手走流程、坐窗口、跟执法”活动,开展局属单位领导干部“坐窗口”“网上走流程”和领导干部接访下访工作,主要领导经常性参与重大执法活动,一名副科级领导常态“跟执法”,展现为民服务新成效。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和各项社保优惠政策,为120家企业稳岗返还资金190.49万元,为206户企业降低失业保险费237.4万元,为605户参保对象降低工伤保险费120.6万元,减轻了企业负担。
四是做好信访接待。成立人社领域信访工作领导小组,紧盯重点领域、重点群体、重点问题和重点人员,经常性开展人社领域风险矛盾摸排,及时将风险消除在萌芽状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接待和处理群众来访,及时就地解决群众信访问题。对合理诉求,依法及时答复解决问题;对不合理诉求,依法依规耐心详细解释政策,引导群众依法理性反映问题,确保矛盾不激化。规范信访事项办理工作流程。对“12345”、区长信箱、信访局、市人社局等部门转来的信访事项,及时转交相关业务股室审查答复,确保信访事项在时限内办结。2024年,共受理各类信访件903件,办结903件。
五是积极做好行政应诉。2024年行政应诉案件1起,为不服工伤认定情况。在应诉过程中,积极与人民法院沟通交流,改善工作中的不足。邀请法律顾问参与相关政策的研讨,确保行政程序合法,证据收集和认定恰当,适用法律准确。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行政司法对人社政策法规理解存在不一致。目前,行政相对人的依法维权意识越来越强,对行政机关作出的行政行为不服往往通过复议、诉讼等途径解决,但是我们人社部门比较注重从政策执行的延续性、统一性以及维护基金安全等角度出发,而复议机关、法院等部门则比较注重从维护劳动者个体权益和法理等角度考虑,导致双方之间存在不同程度分歧。
(二)依法行政工作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的发展需要。由于工作头绪多、范围广,事务庞杂,在人少事杂、人员不足问题非常突出的情况下,我局法治政府建设水平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继续强化法治政府建设组织领导。进一步强化对重大行政决策、行政作为等方面的监督。积极组织单位干部职工、执法人员通过集中学习、自学、法律顾问讲座等形式开展法律法规、政策解读等学习,常态化开展学法考试,更好地将学习成果与工作相结合。
(二)提高执法效能。主动加强与上级部门间的联系、联动以及联合执法,发挥联动机制效能。广泛运用说服教育、劝导示范、警示告诫、指导约谈等方式,努力做到宽严相济、法理相融,让执法既有力度又有温度。在司法衔接方面,完善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推进信息共享机制化、案件移送标准和程序规范化。
(三)提高执法与服务的质量和水平。积极转变行政观念,进一步健全完善工作制度,全面严格落实告知制度,依法保障行政相对人陈述、申辩、提出听证申请等权利。进一步完善相关制度,把执法与服务有机结合起来狠抓责任落实,把向社会承诺的各项服务落实到具体工作中,依法、便捷、高效地为群众服务。
主办:宝鸡市凤翔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陕ICP备15013079号-1 网站标识码:6103220011
陕公网安备61032202000120号 本网站建议使用IE8.0版本以上浏览器访问
宝鸡市凤翔区统计违纪违法举报电话0917-7212377